2010年12月30日星期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向日本學習什麼?


女兒江巖10月結婚後到日本旅遊,女婿家興在京都泡溫泉時,記不起結婚戒指是留在房里或丟失了,第二天到了東京才發現戒指沒了。導遊瞭解實況後促他倆別操心。兩天後失而復得的戒指送到了東京酒店。這一件事讓女兒女婿和團友們驚喜感歎。

他們說:如果發生在我們國家,想都不要想了。

還有,令亞發難忘的是年前在東京公幹,日本好友Maruyama親自招待他,兩人忙著邊談生意邊在盛開的櫻花前拍照,突然發覺公事包留在公共場所的座位上忘了帶走。

Maruyamasan很從容不迫回頭去找,發現公事包和相機套原封不動在座位上。

無獨有偶,兒子川陽上周從日本回來,他在大阪購買價值2萬8,300日圓的一卡通Japan Rail Pass(旅客鐵道會社線全線),在東京鐵塔和姨叔一家四囗會合,準備乘地下鐵去銀座,發現JRP車卡丟了。在著急懊惱之際,他冷靜耐心地用簡單的英語向 東京鐵塔負責人敘述,並重新到回東京鐵塔上查詢。

結果在十多分鐘內便被失物招領櫃檯負責人通知尋獲,經檢查護照確認身份後便取回了。

你肯定會問,在我們的國家,這一小卡的的遭遇會如何?

猶記得那一年到日本東京談商,約好供應商早晨9點酒店大堂見面,一起去看工廠。後來發現來接我的竟然是社長本身,8點40分已在恭候。咱們用幾句簡單英文和日語作禮貌交換名片,等待好一會後,我有些驚訝地問:「您的車到了嗎?」

「Limsan,我們搭地下鐵去。」「嗯。」我點頭猶豫了一陣,心想:不會吧,這麼有規模的國際公司,社長怎麼會搭地鐵?

後來經他解釋說:從酒店100米處乘地鐵去工廠很方便,只須25分鐘,如開車則要1小時45分。雖是這樣,但當時心里似乎有些不平衡。畢竟我們這些日子幾乎被名和利,虛無縹緲的面子問題所俘虜了。

持續開會至下午3點才送回酒店休息。晚上社長終於和司機親自開著豪華轎車,來載我去吃飯、喝酒、唱歌哩。這讓我對日本人的守時文化,投入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認真工作、尊重對方、謙卑有禮及務實的文化深深佩服。

我寫這些,主要是時刻提醒自己和身邊的人,給我們的領導們進諫。試問:除了追求金銀財寶榮華富貴的人生,興建摩天高樓大廈同時,我們為這個國家和人民留下了什麼?是否在「繁榮昌盛」中失去了自己,失去了靈魂,如同行屍走肉?

原稿: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向日本學習什麼?(东方名家31/12/2010)

2010年12月28日星期二

做個愛讀書的民族 ──從員工送書想起


十一月初的一個晚上,太太遞過一本書,讓我到中國出差時閱讀。「這本書很不錯,是《誰移動了我的乳酪》的作者寫的。」原來是銷售部女將王美玉送給太太的生日禮物。送書這好文化在我們公司是相當普遍的。

「美玉,看了你送給祖香姐的書,很好呢。」週一晨會上我感謝說道。「哦,還有一本同個作者寫的《峰與谷》也挺好的,明天送你。」美玉很興奮地回應;我知道她是看書和買書最多的元生人。

太太喜歡閱讀,一目十行,對好的書愛不釋手。猶記得早期看的是日本松本清張的推理小說;後來是松下幸之助、陳怡安、游伯龍等老師的書。近期比較專注看文學和生活以及兒童教育類的叢書。我們家三個孩子都有閱讀的習慣,也常買書。

我呢?早期大多看勵志、管理和領導的文章,甚少真正看完一本書。回想起來,真正認真靜心閱讀該是近四、五年來的事。我公司在東南亞金融風暴之際,內 外交困,幾乎被折騰整整七年。五年前,決心為公司「運命」和「轉運」,明廣和我,咱們兩兄弟越洋中國,摸著石頭過河,戰戰兢兢,期待開拓藍海。感謝酷愛看 書的瑞連兄當年把我「忽悠」,上了清華大學職業經理訓練中心的總裁班卓越班學習。

頓悟中,發覺「學然後知不足」。最為刺激的是清華大學劉紅松教授講開拓藍海時,以美國西南航空為案例,解說如何創造藍海並幾十年皆立於不敗之地。後 來開始追讀藍海戰略及多本與開拓藍海有關的書藉;接著讀《追逐日光》、《珍惜當下》、《秘密》、《宇宙吸引力法則》、《活法》等書籍。這時我才開始認真看 完一本又一本的好書,感覺自己增長了知識,擴大視野思維,昇華了心智。

十二月初,在寒冷的北京,亞太清華工商聯學習訪問團在清華大學上兩天課,課堂中孫中一教授呼籲企業老總和國家領導人一定要多讀好書,並建設學習型的和諧社會。

在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溫家寶總理說過:「知識不僅給人力量,還給人安全和幸福。一個不讀書的人和民族,是沒有前途沒有希望的。」溫總理提倡學習要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同時強調要付以實踐:讀書活,活讀書,讀活書。

從員工送書給領導,讓我很感動。我覺得身為領導的我們更應時刻反思,如果員工都在看書,都在送書,我們應向他們學習,並以身作則啊!

你期待看到企業里人人愛讀書?你期待在地鐵、在公共交通上人手一書?

你期待我們的孩子都是愛讀書的嗎?我們的領袖在新書推介,書展等都常講終身學習,但講多做少,很多領導們其實並不愛讀書呢!

試問,一個不愛讀書的領導人的企業、政黨會有希望嗎?

一個不愛讀書的民族會是個怎麼樣的民族?

原稿:做個愛讀書的民族 ──從員工送書想起(东方名家28/12/10)

2010年12月21日星期二

看《春雷動地》演出有感-向60,70和80年代的藝術工作者及前輩致敬

日前在隆雪華堂大禮堂觀賞《春雷動地》精采演出,不知激情洋溢後會有夢嗎?如有,一定是感動,感恩,喜樂的好夢。

「1957獨立那一幕表演很出色,歌曲好,舞跳得好,演國父的那位馬來同胞值得讚賞。」

「513和茅草行動事件的情景很逼真;卓如燕和陳容的歌聲給全場有力的支撐,唱活了演出的歌,好幾次讓我淚如雨下,不能自己。」

「70年代銀星藝術團演出和我們當時漏夜排隊買票的情景歷歷在目。〈百靈鳥,你這美妙的歌手〉唱得太好。還有〈千里草原把身翻〉。」回程途中,龍哥回憶並感歎不己。

「太精采了,『黃梨園組曲』讓我想起當年。傅承得的詩和周金亮的曲果然不同凡響,清新平和,朗朗上口,歌讓人聽出耳油;舞蹈很專業,演員們喜怒哀樂 神情動人。」我和太太一人一句互動分享,可真樂死了。太太更是邊說邊打電話,我們鼓勵好友去看,不要錯失良機,特別是曾經熱血沸騰有理想,而如今事業有成 在滾滾紅塵中被淡忘失落的人們。深信觀賞後必定會因過去的特殊經歷而有所感動,從而燃起昔日的激情,更有正義,更熱愛生命。

「演林連玉先生這位仁兄可真棒,不亢不卑的風範,穩如泰山,演活了林連玉。」老陳在電話中很激奮的和我分享。我聽得出他的喜悅感慨心情。

「整個演出呈現手法專業且多創新;惟林連玉那段太長有些過頭,讓人錯覺在突出個人崇拜。我認為那不是林連玉先生所想看到的。」亞祥電話中感恩且讚歎並提出中肯的看法。我知道他憂國憂民和熱愛華教的心思。

「那兩位青年被逮捕拉著走時顯得垂頭喪氣的樣子,沒有突出詩歌里的『意氣風發』講法?」

「《春自人間來》和《春雷》表演的節目應可增多,相比下較薄弱。」

「我當作紀錄片來看,挺好的。」老楊18歲的女兒由於在不同年代,也未曾參與相似事件,很直率的用中英文回應。

「因為這個國家,因為這個國家……」這首陽光有期盼的歌聲,讓這感恩的演出劃上句號,全場掌聲鼓動,歡呼聲春雷般動地起!是的,應給這史詩歌舞劇的所有人感恩的祝賀與擁抱!

我聽到詩人對予祖國熱愛和期盼,我看到希望!

我看到莘莘學子和年輕一代的熱忱;我看到薪火傳承,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光明,要看到成績,要提高我們的勇氣!我看到先輩們的耕耘果實,我看到了希望!

因為我們如此深愛你,我的祖國馬來西亞。

原稿:春雷動地(东方名家22/12/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