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6日星期三

美麗的環境由我開始--有增值的生活拾零


李兄知道我回國,邀我到麻麻檔喝茶「解壓」。途中在紅綠燈前,看見一部寶馬車上的華族男士把煙頭往外扔去,接著又見後座小孩把可口可樂罐和紙巾也往窗外丟。此時我們見到路邊的草坪上都是保麗龍飯盒、空水瓶和紙巾等垃圾。

「真 沒公德心,你看上樑不正下樑歪。」老李搖頭感歎的說。「每天清潔工人打掃後,傍晚又見疏疏落落這一堆那一堆的。」「雪州政府在路旁樹立了布條寫到:『小 心,別亂丟垃圾,你被監視。』。」「又不見他們將這些垃圾丟到自已家前。」美麗繁華的吉隆坡,讓人們看到這醜陋的景象,怎不叫人痛心!

有人說這是我國引進百萬外勞所惹的禍;有人說這是發展必然的進程,等到我國富裕後,自然就會有公德心;有人說這是政府管理不力,國民教育的失敗。李 兄卻說,三大民族皆有此陋習,這也反映國民的內涵與文化素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多年前的新加坡,不已被譽為世界美麗及最有效率的城市之一?

維護美麗的環境,誰應負起責任?李兄邊享受roti canai邊用紙巾抹乾淨他和我的桌面,然後把用過的紙巾拆好放在盤上。這足於讓人感覺他對環境衛生的愛護。

他同時和我分享一則生活點滴:有個親戚,夫婦不久前帶了六歲的小兒從英國回大馬老家漁村過節。爺爺見孫兒,樂得見牙不見眼,開船載大家到臨海吹風出遊。此時,小孫兒吃完巧克力,把紙屑抓在手心。

「丟下去,快丟下去。」爺爺作了個手勢叫孫兒把它扔入大海去。「Mummy,are you sure you can throw?」小孫兒遲疑的問身邊的母親。母親頓時猶豫片刻回應:「No dear,don't throw。好孩子,來,給媽媽放著,回家放進垃圾箱。」接著望了老爸一眼,微笑的把紙屑放進包包里。

開船的老叔開腔道:小小一張紙,沒事的。在這里,每戶人家都把垃圾一籮籮倒入大海。片刻沉靜中,大家似乎在思索人生的迷惑與不解。英國來的孫兒為何有此素質與道德醒覺?謙卑母親的身教影響了小孩的未來。

常言道:小孩的眼睛是錄像機,耳朵是錄音機,怎樣的家教,就會造就怎樣的孩子;怎樣的環境,就會造就怎麼樣的國民。美麗的環境是應由我、你、他先開始的。現在就改變,一點也不困難。

原稿:美麗的環境由我開始--有增值的生活拾零(东方名家16/11/2011)

2011年11月9日星期三

朋友, 慢一点好吗?


倾盆大雨洗劫过后的早晨六点多,灰暗的天尚下着毛毛细雨,湿漉漉的上班路上,再次遇到四人同骑的摩托车,他们是要往不远的小学。

骑摩托车者应是父亲,戴着头盔;坐在最后“护航”的是头披头巾10岁女儿,夹在中间的两位是6至8岁的男女小学生。这马来家人就这样挤在一部本来是 两人座的摩托车上,像三文冶一般。这种情景在我们渔村或乡间是司空见惯的,但在繁华的吉隆坡算是少见的了。驾着老奔驰,我一直没越过他们,因为路狭而到处 有积水,保持在几十米后,同时又惶恐大车经过时影响他们行驶,担心不稳定;暗地里一直叮咛他们 “慢一点,要小心,要小心!”

响起喇叭

“叭,叭……”车后车子似乎有点不耐烦连连响起喇叭,接着“杀”的一声从右边超越。车内年轻人还作出不雅的手势,仿佛在斥责说 “XXX,快一点。”接着闯过正在转黄的红绿灯。不用说雨水“扑”的一声像大盆水从天上般倒在我车前挡风镜,也喷到摩托车的右侧,只见那摩托车缓缓在马路 边草地上停下,幸好并无大碍。此时我的车子也徐徐转过并稍停在他们右边,打开左边车窗用登州的马来语向他们作关心的问候。马来同胞报以微笑和我聊了几句, 原来是乡亲,他也来自东海岸哩。重新发动摩托车后,见他举起姆指作个善意赞赏后又重新出发,深信相亲相近感染咱们彼此。这刻短暂的交融,让我和友族同胞有 片刻和谐互动,让他感受异族同胞关爱,是值得的!我始终认为,促进各族的和谐与团结,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关爱和谅解,真诚落实;并非像政客长篇大论喋喋不休 哗众取宠。

顿时,想起邝彩笑伯母生前常劝导我们说:“小心驶得万年船!慢一点起码能少犯错误。”又想起有关红绿灯的感触:人生路上常遇红灯,慢一点,不等于不 好,在浮躁、什么都要比大,要比快的社会里,慢一点,能有片刻的静思,有机会看左看右,看到过去不曾见过的,也能考验自已静心修身修心,戒骄又戒躁,这难 道不也是一种修炼?

朋友,可以慢一点吗?

原稿:朋友, 慢一点好吗?(南洋商余08/11/11)

2011年11月1日星期二

手心向上,手心向下--生活中的一點感悟


那天傍晚在廣東順德酒店游泳池邊,閱讀到慈濟人秀美和阿孫送來的馬來西亞慈濟月刊。慈濟人發的願:「手心向下,歡喜地給予,不要手心向上有所求。」每一個慈濟人要隨時與證嚴法師及慈濟人「心手相連」,慈濟人知道「施比受,更有福。」

我 們可以察覺,世人常見的兩個動作:手心向上,手心向下。誠如我們人生,除特殊性的身心障礙群體外,有人習慣將手心向上,時時乞求或等待援助,有意無意中養 成接受別人的幫助是理所當然的。有人家財萬貫,甚少扶弱濟貧,還貪得無厭,不擇手段,假公濟私。手心向下的人習慣於給予與奉獻,心胸豁達,時刻為別人著 想,不斷地幫助和關愛別人;有些富裕後,還保持崇高情操,身體力行,謙卑待人,主動積極協助他人。

我這些年親身體驗並認識世界宣明會、慈濟人、星雲人、淨空人等,有慈悲心有慧心的「手心向下的人」,他們誠心忘我身體力行的奉獻精神是值得大家學習!

天下的父母親對待孩子們都是手心向下的,日夜奔忙都為了孩子平安與未來無私付出。作為孩子的我們,不知不覺中沉緬於手心向上還不自覺;應珍惜當下,及時感恩。頓時我自問:我是個手心向上還是手心向下的人?

誠然我們在生活中常得到他人愛戴、恩惠和祝福,我們更應警覺主動做個手心向下的人,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感恩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因為他給我們 歷煉助我們成長。以真誠憐憫之心去感受週遭需要我們扶持和幫助的人們。他們包括員工,夥伴,親朋戚友和不幸的人們,讓他們快樂起來。星雲大師說:一個社會 要有信仰,但不一定要信仰宗教,更重要的是要信仰愛與和諧的力量。

是的,和諧是可以拯救危機的,大愛的力量是能讓更多人從手心向上變成手心向下的;就像德麗莎修女勉勵的,我不埋怨四周的黑暗,我先點燃自己心中的小燭光。我願意努力學習做個手心向下的陽光使者,在未來人生路上多利他、多佈施、多奉獻。

做幾件有益於人類之事,做一個平凡而追求增值的人!

原稿:手心向上,手心向下--生活中的一點感悟(东方名家02/11/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