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8日星期二

施比受更为有福 - 记万芳献真心演唱会

8月18日晚上的「情深育英才,温馨医病情」万芳献真心演唱会,再次感受慈济人的真诚,彬彬有礼,从容豁达,会场里外人人喜乐,感觉格外温馨。

荧屏上欣赏慈济人不分种族宗教深入民间大爱的活动,幼儿们学与习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片段最感人;慈济人的手语,台湾歌手万芳的分享表述和悦耳歌声,纯真的笑声,身体力行好榜样让人敬慕。

「我身上有三张最最珍贵的卡。大体捐赠卡,骨髓捐赠卡和器官捐赠卡。」万芳又自豪又感恩的敘述。那片刻,女儿江巖凝望著我,似乎相感应会向万芳看齐,我感动,掉下感恩的泪。

我要感恩亲家慈济人观莲姐热心安排,让我们有机会为檳城佛教慈济洗肾中心及教育中心筹募建设基金出绵力。

据 报导,檳城慈济洗肾中心新址即將于今年动工,將可容纳100台洗肾机同时操作,服务病患预计可达600人。慈济教育中心坐落于檳城中路,与马来西亚分会静 思堂毗邻。教育中心將为马来西亚分会教育志业属下的慈济幼儿园、慈济人文学校、慈济教师联谊会、慈济大专青年联谊会,及慈济社会教育推广中心有更大空间, 培育更多富有人文价值的人才。

「施比受更为有福」,筱慧说基督经文:使徒行传20:35「又当记念主耶穌的话,说:『施比受更为有福』。」

顿 时,想起恩师陈怡安教授10年前曾经在清凉音文化事业有声书里的一段感动故事:七八年前有这么一个下午,花莲慈济功德会的创办人证严法师到我的家来討论慈 济大学创办的事宜。有一幕我记忆非常深刻,那天有一位委员,也是一个大企业家的夫人来迟了,进来时非常抱歉的跟师父说:师父我迟到了,因为我刚刚去拜访一 个贫民户。

法师就问她说:妳有没有跟她说感谢?当时候法师双眼炯炯有神的眼光注视著这一位委员;內心那种开示的启示感动了她。

法师继续问她说:妳帮助所谓清贫户妳帮助的结果,妳愉快吗?她说:我非常的愉快。

所以法师就告诉她说:那妳当然要懂得感激。

也因为如此,目前慈济服务的对象都称为感恩户。我们往往觉得施捨济贫是给予,是让人幸福,受惠者应感谢我们;然而却没想到得益其实是我们自已,应该感恩我们协助过的人们,因为我们得到喜乐愉悦与心安!

是的,施比受更为有福!

原稿: 施比受更为有福 - 记万芳献真心演唱会(东方名家29/08/2012)

2012年8月21日星期二

犹抱琵琶半遮面──也谈关丹中华独中事件

近月来,马来西亚政府在华人华社群策群力的「压力下」,终于「批准復办」申请了20年的关丹中华新独中,却因批文得手后未公开內容一事闹得满城风雨。那段 日子在国外上网阅读《星洲》、《东方》、《南洋》多篇有关文章,计有郑丁贤、孤月、胡万鐸、汤毅、陈锦松、黄和平等,惟独郑丁贤和他面子书粉丝见解评论略 有不同。

为何各界都眾口同声要明白批文的內容,有关人士却一直扭扭捏捏?董总与华社之心存疑虑,主要是公信力原因,「一朝被蛇咬,十年怕 井绳」。毕竟过去几十年来,我国的华文教育是在战战兢兢中渡过的;也因林连玉、林晃升、沈慕羽等华教先烈们前扑后继才有今天,董总和华社担心华教变质的疑 虑和感受,不难理解。

由于错综复杂的因素(领导者道德修养素质,政治党团、商团领袖或处事手段有异),各造对办独中有不同意见与观点,我 们见华教人士之间出现裂痕,让见亲者痛,仇者快,真令人担忧!加上政客不良的动机,如火上加油,让华社更四分五裂;本应「同心同德」枪口对外,「团结一切 可以团结的力量」者,却自乱阵脚,令人痛心。

一张关丹独中批文──「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令人產生各种暇想。

手 持批文的高人们是否「有苦难言」?像郑丁贤在〈跳出酱缸〉文章说:「……他们经歷几年的奔走,游说,谈商;从一个空中楼阁开始绘成一个蓝图……」相信是 说,爱华教人士的付出应受肯定,应给予掌声……我想大家也应同时给予董总和所有爱护华教人士肯定,他们的坚持原则让华教至今尚存並得以发展!

教育界好友阿祥说:「各造不应在报上相互呛声对立,应求同存异真诚面对面沟通,查看批文有何处须修正,用智慧保护独中的基本……」

「我们已经等了这么多的日子。何必急于一时而接受一个不是独中的变相独中呢?」孤月说。

华教前辈胡万鐸担忧所批的不是真正的独中。他说:「为什么我们要花3千多万去建一所国中模式的独中呢?」

陈锦松说:「办独中,华文教育是它存在的重点。如果捨弃华文为主,它和国中没有差別,那大家一起去考SPM就好,华社也不必再缴所谓的『第二个税』。」

老陈说教育非儿戏:1)必须透明化;2)独中的「轨制」(一轨,双轨,多轨)不是爭议点;3)绝对反对单元教育政策;4)华社要真正独中。

最新的发展,是吉隆坡中华独中副董事长林耀仁承认,批文与申请文件內容有出入,目前正向教育部爭取纠正,如清楚阐明董事部主权、学校名堂、统一考试等,希望近期內有新的消息。这是否証明了董总之前的呼吁並非杞人忧天?如果华教领导人没有小心处理,后果不堪设想。

我常引用孙中山先生讲的话与大家相勉励: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一切顺应时代,適乎人民需要的,才得以生存得以发展,得民心者得天下。

我国宪法明文规定,政府有责维护及发展大马各源流的母语教育,从小学、中学至大专学院。

关丹中华独中一事后,华文教育將如何创建蓝海?我认为,最关键与根本的是:当权者须早日修正陈旧过时的单元教育政策,让多元文化教育成为马来西亚的特征,一视同仁公正对待各族人民。

我国华商在华教上有巨大贡献,但有多少人能有陈嘉庚、陈六使、郭鹤年等的大无畏精神?《琵琶行》里说的「商人重利轻別离」,指商人重利益而不重视感情,放眼到华教事业上,是否也有「商人重利轻別离」的现象?

大家,包括董总须及时调整思维,检討独中/国中的定位方向与中庸斗爭方式,是否与时並进?是否符合民情与歷史潮流?

我祝福各造和而不同,各自调適步伐,身段,思维……迎接一个多元和谐的新世纪!

原稿:东方名家(22/08/2012)